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

搜索

如何让“买鞋”回归市场理性

[复制链接]
郁冰彦 发表于 2020-4-21 15:29:2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郁冰彦
2020-4-21 15:29:21 1856 0 看全部
近年来,炒鞋成了最热的话题。一双售价1999块钱的鞋,一天后二手市场上就能涨到3万块钱。价格的扶摇直上让一些人通过炒鞋轻轻松松赚了不少钱,炒鞋暴富的故事也在网上不断推波助澜。   



巨大需求的动力来自堪称疯狂的利润。在资本眼里,一切皆可炒。热追潮牌本身并无不妥,但他们前赴后继地购买潮鞋,也在客观上为市场炒作提供了信心。实体店前买家排起的长队,蜂拥而至的抢购,丰满了人们对潮鞋无限商机的想象。   



“买鞋也能挣大钱”,这一“花钱”变“挣钱”的消费方式,让一些年轻人发现了一个比“做网红”“开直播”更加方便快捷的“暴富”机会。炒作不仅让普通粉丝买鞋成本提高,也造成了诸多市场问题。盗仿、诈骗现象愈演愈烈,也对品牌带来负面影响。线下的疯狂抢购、线上的规模化交易,显示出鞋市巨大的需求和潜力,造就了“炒鞋”的基础。炒作群体将潮鞋揽购,囤积居奇,高价售出,对忠诚的消费者也是一种情感伤害。   



无论是为了维护潮鞋粉丝的权益,还是为了运动品牌厂商的可持续发展,都需要我们重视“疯狂的球鞋”现象。真正让炒鞋火得一发不可收拾,是在炒鞋的完整产业链形成、资本介入之后——很多人奔着一本万利的目的去炒作,只会令潮鞋市场产生更多泡沫,“厂商搭台,鞋贩唱戏,众多买家、散户在上面买单”,这种自上而下的产业链,让大家从品牌发行商到散户都成为“一根绳上的蚂蚱”,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要将其炒得火热。   



“眼见它起高楼,眼见它宴宾客,眼见它楼塌了”。这是泡沫破灭之后许多投机者的结局,或许也将是炒鞋者的结局。因为其本质是投机者的游戏,只是标的物不同,但一旦泡沫破碎,炒鞋者或许会背负更多。市场本身固有盲目性、自发性和滞后性,当“看不见的手”失灵时,“看得见的手”应该发挥作用。而从现在的球鞋市场来看,监管是缺失的。“炒鞋”的狂热程度已经背离了正常的价值规律,也绝非用稀缺性溢价就能够解释清楚,所形成的泡沫、风险和种种问题,不仅需要监管及时跟进,更需要商家和玩家形成共识,回归市场理性。   



来源:北京青年报  作者:吴学安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  • 您可能感兴趣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

郁冰彦
新手上路给TA私信

查看:1856 | 回复:0

服装圈,一站式服装行业服务平台。提供服装行业上下游供求信息,促进整个服装行业供应链信息流通,使服装行业从业者获取信息更便捷真实,沟通更有效。
关于我们
网站简介
版块说明
联系我们
本站站务
新手指南
本站规则
友情链接
资源免责声明
广告合作
广告投放
帖子置顶推广
新闻合作

微信客服

手机网站

微信公众号

联系QQ:3524226535 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 邮箱:3524226535@qq.com ICP备案号: ( 粤ICP备14013786号-2 )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